反潮

反潮是很自然的現象,由於南風夾帶溫暖水氣,溫度升高,水氣含量高的空氣在白天進入屋內,但到了夜晚,溫度突然下降,外冷內熱,水氣出不去往上跑,屋內當 然會冒汗,特別是像磁磚、防水油漆等具光滑面材質,特別會形成水珠,跟房子老舊沒有關係。想要預防反潮現象,最好的方式就是保持空氣通風,或是使用除濕 機,大約維持兩三天就會恢復正常....

影片: 反潮


反潮 - 反潮現象讓牆壁冒汗又滴水 溫暖南風帶來詭異天氣

反潮 - 天氣好潮 勤除濕、提高室溫改善




圖 : 反潮 - 這幾天出現的反潮現象讓家裡的玻璃或地板經常出現水珠凝結。

 

反潮 - 反潮現象讓牆壁冒汗又滴水 溫暖南風帶來詭異天氣

台灣天氣變化莫測,一會冷颼颼、一會飆高溫,北部地區近日更頻頻出現濃霧,甚至還出現外頭明明沒下雨,室內卻濕漉漉的現象,不僅牆壁冒汗,就連地板也都是一攤水,到底怎麼回事?其實是因為最近吹起溫暖潮濕的南風,與室內的低溫有所落差,所以才會出現「反潮」現象。

近幾天台灣民眾都發現異常現象,包括晚間在城市大街上起霧,一大早起床發現霧氣不散連開車都困難;家在都市的民眾,居然木地板潮濕到走路會出現腳印,拖地過半小時又變濕;還有人因為冷緊閉窗戶,室內沒開任何電暖器,卻在玻璃窗上出現大片水漬,這些都屬於異常反潮現象。

對此反常現象,不少網友前往氣象局預報主任鄭明典在臉書上討論,「請問主任今天是吹南風嗎?不然濕氣怎麼會如此之重。」「請問,為什麼今天的溼氣那麼重?中和這邊地板都能擠出水來!」「應該是全臺溼氣都超重!溼到牆壁都流汗了!」「基隆這邊溼氣也超重,只要是貼磁磚的地方出水快變積水了!」

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解釋說,現在夜間氣溫不高,代表住家的地溫或是室內溫度仍低,所以一遇到溫暖潮濕的南風,就會出現「反潮」現象,讓家中的水氣凝結為小水滴。說白話一點,就是因為家裡比外面還冷,這其實就跟玻璃杯裝滿冰塊不到幾分鐘時間,外圍就會出現霧面水氣一樣,因為杯內溫度比杯外低,空氣裡面的水氣就會凝結,附著在玻璃杯表面。

反潮是很自然的現象,由於南風夾帶溫暖水氣,溫度升高,水氣含量高的空氣在白天進入屋內,但到了夜晚,溫度突然下降,外冷內熱,水氣出不去往上跑,屋內當然會冒汗,特別是像磁磚、防水油漆等具光滑面材質,特別會形成水珠,跟房子老舊沒有關係。想要預防反潮現象,最好的方式就是保持空氣通風,或是使用除濕機,大約維持兩三天就會恢復正常。ETtoday2012年3月18日

反潮 - 天氣好潮 勤除濕、提高室溫改善

這2天全台幾近炎熱的高溫,各地幾乎都可以看到陽光露臉,但民眾發現,窗戶、地板全都濕答答,狗狗不停打滑,晾在室內的毛巾也怎麼樣都不會乾。其實,要改善這樣的「反潮」現象,專家建議,除了使用除濕機將房間「脫水」之外,提高室內溫度也是有效的方式。

俗稱「南風天」的「反潮」現象主要發生在春天回暖以及有霧時,中央氣象局預報員謝旻耕指出,霧氣發生時,靠近地表的水氣增加,不過室內並不像戶外有太陽直曬,地板、牆壁的溫度較低,空氣中較為飽和的水氣碰到地板和牆壁時,遇冷凝結,就會形成小水珠吸附著在上面,連日濃霧持續發威之下,特別容易產生反潮現象。

這2天潮濕的天氣容易讓人感覺很不舒服,也會對健康產生不良影響。例如容易頭疼、潰瘍、或是皮膚的疾病。不僅如此,也會影響情緒,有些人因此較為沮喪或脾氣較為暴躁,孩童也比較容易哭鬧。

專家建議,減少室內外溫差可有效改善這樣的反潮現象,像是使用暖氣或空調提升室內溫度;另外,如果要降低室內的濕度,可以打開窗戶讓空氣流通或是使用除濕機,為避免室外暖濕空氣的進入,除了緊閉家裡儲櫃與衣櫃的門以外,怕受潮或是容易變質的食品要特別注意密封儲藏或使用乾燥劑,遇太陽露臉也要把握機會晾曬衣物或棉被,才能保持乾爽。 自由電子報 3/18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反潮
    全站熱搜

    we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