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美女主播 沈星

最美女主播沈星愛讀書 沈星:要養成閱讀習慣

沈星(右)採訪李銀河

最美女主播沈星愛讀書  沈星:要養成閱讀習慣

  『以前看過她訪談陳丹青、麥家、方成,覺得這個節目還是很嚴肅的。跟沈星事先溝通了一下,發現她還真讀了一些書才來訪談的。』4月19日,社會學者李銀河一邊等沈星來家裡錄『大家書齋』,一邊發微博談論她對傳說中『鳳凰衛視最美的女主播』的印象。

根據中國青年報報導,『大家書齋』是今年1月開播的讀書類節目,沈星試圖帶著觀眾走近文化名流們的書房、工作室或其鐘愛的書店,了解他們『與書有關的故事』。沈星將主持『大家書齋』看作主持『娛樂大風暴』、『美女私房菜』等節目之後的『一個自我完善的過程』。

中國青年報:在已經有梁文道『開卷八分鐘』的情況下,為什麼還新開這檔『大家書齋』?沈星:『開卷8分鐘』是每天8分鐘,這是不夠的;我們這個節目是周 播,每期24分鐘,如果再折成7天算,其即時間也沒有多少。閱讀應該保有的一個習慣;做飯反而不是你必須掌握的技巧,完全是你喜歡或不喜歡。閱讀可以讓心 靈變得更充實,讓你不畏懼死亡,不害怕黑暗,也不擔心一個人靜靜地待著會很無聊。它讓你很勇敢,可以發現生活當中的各種美。

我曾經替梁文道代班做過『開卷8分鐘』。在鳳凰衛視開了更多的欄目之後,大家覺得今年正好有一條文化的線貫穿其中,有各種各樣視角不同的『走讀』,這樣可能就需要一檔新的讀書節目。台裡去年10月底讓我寫一個方案,今年1月就有了這個新欄目。

是大家一起想出了這個節目。每個人都希望能走近文化名流們的書房,想看看他們在看什麼、喜歡看什麼;每個人的書房就像他的家一樣,他寫文章的格式是什麼樣 的,他怎麼念這個文章?就像今天看到李銀河的手稿,好多都是她在大學念書時做的筆記,還有她現在新寫的一些東西,特別珍貴。

『開卷8分鐘』與『大家書齋』是形態完全不同的節目,但是不管說書還是說人,都是在建議大家盡可能深地去閱讀作家、閱讀內心。

  中國青年報:你們的主流目標觀眾是什麼人群?

沈星:一開始就把目標定為普通讀者——他們會有一定的閱讀習慣,有閱讀的量,對閱讀滿好奇。這個『大家』是所有熱愛文字和閱讀的人、所有有好奇心的人,以及所有真正駕馭這些文字的人。

中國青年報:萬聖書園創始人劉蘇里那期播出後,一位網友在微博上略有微詞,說『沈星與作家的對話,沒有對等的互動性。電視台的意思估計是沈星比較養眼,也 該從廚房走到廳堂』。劉蘇里則解圍稱:『早知道沈姑娘喜歡讀書。從廚房到廳堂,允許有個過程。』你覺得『花瓶』的印象是某些觀眾的偏見嗎?

沈星:廚房和書房是不同的視角,飯菜香和書香、墨香缺一不可。我沒有覺得『花瓶』是偏見,也沒有覺得是讚美,見仁見智吧。花瓶或者杯子或者碗或者燭台或者 沙發,都是物品的名稱,你不能說它是褒義還是貶義。『一束花』是好的,但是花瓶你怎麼就能說它是好或者不好呢?這對我來說真的沒有那麼重要。

中國青年報:書房或工作室更易展示受訪者的研究、寫作和創作狀態,但也有一定私密性,會不會遇到文化名流對這樣的『隱私』洩露比較戒備和抵觸?

沈星:我們是還原他工作的狀態,告訴大家他在這樣的空間裡工作,但是拍攝當下不是在工作。有的是嘉賓常去的書店,他會向我們推薦一些書什麼的。劉蘇里、陳 丹青、虹影那幾期節目都是在他們的書房或工作室裡拍的。李銀河的節目是在她家裡做的,她指著非常豐富的藏書,一層一層地跟我們講解,其中一層是關於現代文 學的,二層是所有關於社會學專題的,三層是她跟王小波的創作的集結。

錄節目之前要有很多的溝通,我們的嘉賓都是很好很好的人,而且都言無不盡。我們會事先把嘉賓所希望看到的一些人的碟給他,讓他知道是不是能接受和配合。

  中國青年報:能談談你的私人閱讀生活,你媽媽是中學老師,在你青少年時期是不是有不少引導?

沈星:小學時常讀《兒童時代》、《少年文藝》等,很早就開始看媽媽的高中語文參考書什麼的,她有很廣泛的必讀書目。小時候就是亂讀,當可以自己去買書的時候,才會有選擇。

我念大學時,賈平凹出了一本《廢都》,我媽第一時間在書店裡買到了,沒有拆開就用特快專遞給我寄過來了,因為她非常喜歡賈平凹。她常常給我寄所有東西,她 看到的書或者其他的。因為買了兩本,她自己也看,第二天信就來了,她看到文學評論,把所有的剪報寄給我,以及她自己的一封長信,說你應該怎麼樣來讀這本 書,保持什麼樣的狀態。我能看出她字裡行間的擔心,但是我們姐妹就會笑,我們寢室裡傳閱封信,也傳閱那本書。

我媽媽不認為念書這種事是一種必須的技巧,掌握一種學習的方法比較重要。後來我上的是師範大學,準備去當語文老師,覺得站在講檯上的感覺和站在舞檯上其實 是差不多的。大學最開始會去看一些俄羅斯文學,然後就是傳統的經典,再往後就是拉丁美洲、西班牙或者來自美國的作家作品等。與此同時在讀的,就是中國當代 的作品。

畢業論文寫的是『當代女性小說』,就是寫陳染、林白等。我很長一段時間不喜歡男性作家的創作,覺得他們對文字太有技巧了,他們的冷眼旁觀是不好的。現在又 覺得男性作家對節奏的把握更有力,文字也更有張力。現在,我會看朋友寫的書、朋友介紹的書,或者其他我感興趣的,而且也會收到一些讀書網站的推薦。做『大 家書齋』,基本上除了工作之外,所有時間都在讀書,因為要做很多人的採訪,同時要儲備很多。http://www.nownews.com/2012/05/20

arrow
arrow

    we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