舌尖上的中國 - 記錄中國飲食文化

舌尖上的中國 網路掀旋風

圖:  舌尖上的中國

 繼大陸紀錄片《大國崛起》後,近期央視《舌尖上的中國》紀錄片火爆走紅,收視率壓過不少電視劇、綜藝節目,不同於一般美食節目,以充滿「中國特色」美食與背後小人物的人生況味為拍攝手法,吸引無數80後、90後到電視機前,播出後更在網路與微博掀起熱烈討論旋風。

 央視一台日前10點半播出紀錄片《舌尖上的中國》以黑馬的姿態在電視圈內一鳴驚人,捨棄過去美食節目膚淺的「好好吃喔!」等表面台詞描述,《舌尖上的中國》以一個個普通民眾、卻又鮮活的故事吸引觀眾,引得許多大陸80後、90後觀眾追看,甚至已成為微博、天涯等熱門論壇中焦點話題。

 例如第二集《主食的故事》中這樣一個故事:浙江慈城,有一對空巢老人,他們最開心的時刻,就是兒孫從寧波回來,為他們製作可口的年糕。一家人圍坐在一起,吃著年糕聊家常,其樂融融。然而,短暫的團聚之後,兒孫們各自開車離去,家裡又剩下這對老人。

 地方美食加故事 感人

 再如片中一位離家多年的苗寨姑娘穿著絢麗的民族服裝,回家與媽媽一起製作傳統的美味;也有為了一頓美食在小河邊嬉鬧的大山裡孩子,運用普通中國人的人生百味,讓全片充滿感染力。

 還有陝北的老農,花3天時間在窯洞裡做饃,再花1天的時間騎著三輪車吆喝著黃饃饃到城裡去叫賣;內蒙的遊牧人家,帶著母親做的奶豆腐騎著馬去遙遠的山坡上放牛;岐山人結婚,村裡必開臊子麵做的流水席……這些普通人的生活與美食發生的聯繫,帶給不少年輕觀眾震撼與感動。

 該片製片人陳曉卿表示,大陸城市化迅猛發展的背景下,原有大家族也在發生變化,這部紀錄片通過「吃」的故事,呈現出中國人的人生況味,因此讓全片增添一層厚重的歷史感。

 60地點取景 共7集

 一位網友形容,水鄉的藕、臨海的魚、山區松茸……無論在哪成長,總能找回自己回憶中的味道與味蕾一絲悸動。正是這種共鳴,讓網友在微博上說「想起了兒時姥姥包的餃子」而潸然淚下。

 網友「明輪」便說:「古裝戲太穿越了,現實劇太亂情,連同線下看盤的美劇也太化外了。但此片卻帶著對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這個紀錄片」;也有遠離家鄉的觀眾,被地方美食勾起了思鄉之情,「雖然是講中國美食紀錄片,但看完後卻莫名的一直鼻酸。看到那一個個樸實的黃色面孔,不自覺地流淚。」

 《舌尖上的中國》從2011年3月開始拍攝,在大陸60個地點取景,共7集。前3集分別是《自然的饋贈》、《主食的故事》、《轉化的靈感》介紹腐乳、豆豉、黃酒、泡菜這類發酵製作的食品,反映中國美食的另一種境界;第四集是《時間的味道》以醃製儲藏食品為主題,第五集《廚房的祕密》展現廚房中的絕技;第六集《五味的調和》探究中國人烹製各種美味所需要的不同調味料;最後一集《我們的田野》。http://news.chinatimes.com/tech/171704/112012052300045.html 

  

《舌尖上的中國》 像心靈雞湯

《舌尖上的中國》引起熱烈回響。
《舌尖上的中國》在短時間內引爆話題,給觀眾視覺盛宴的同時,更記錄中國千年沉澱下來的飲食文化,以及一菜一羹背後的人情溫暖。網民說,這部紀錄片就像一碗溫暖的「心靈雞湯」。

一部以美食為主題的七集紀錄片《舌尖上的中國》為什麼能在不經意間獲得超越話題的巨大影響?尋找美食的背後又有哪些動人故事呢?讓該片的主創人員談談幕後的甘苦。

躍上央視黃金檔

提及《舌尖上的中國》的誕生,總導演陳曉卿感嘆趕上了好的時候。「去年央視紀錄片頻道(CCTV-9)成立,需要各種類型的紀錄片,我就報了這個選題。」陳曉卿在中央電視台工作了20多年,以往拍紀錄片,選題更多是領導派下來的,這是他第一次自己上報選題,而且通過了。

當古裝穿越、宮鬥、婆媳等電視劇大行其道之時,「人淡如菊」的紀錄片大多時候都與「熱鬧」保持著一定的距離。

的確,無論從播出時間,還是紀錄片本身的定位看,《舌尖上的中國》都不具備成為熱播片的潛質。但是,從14日起,每到晚上22時30分,「舌尖上的中國」這五個字,成為微博上最熱鬧的詞彙。

央視一套的這個時間段,本來是播電視劇的,影視公司都以劇集能上「央視黃金檔」為傲。但上個月起,這個時間段突然改播紀錄片了。

《魅力紀錄》欄目首播的前兩部都是高價引進的「進口片」,《舌尖上的中國》是第一部「國產片」。更讓陳曉卿得意的是,該片參展正在舉辦的第65屆坎城影展,非常受歡迎。

總導演是美食家

陳曉卿有兩個身分,一個是紀錄片導演,1991年就開始拍攝紀錄片的他,憑藉代表作《龍脊》一舉成名,並多次獲得國際、國內電視節的獎項;另一個是美食專欄作家,最愛品嘗和研究美食。當紀錄片和美食這兩個他最熱愛的事業碰撞在一起,火花飛濺。

張愛玲曾經用白玫瑰和紅玫瑰,形容男人在面對不同類型女人時的糾結。而作為美食家的陳曉卿,把更多的猶豫奉獻給了食物的選擇——「比如,白菜苔好,還是紅菜苔好?」

浙江衛視紀錄片高級編輯夏燕平說,他在北京為吃犯愁的時候,只要給陳曉卿發一條短信,對方會不厭其煩發來十幾條推薦,而且他的「活地圖」輻射全國。

但陳曉卿從來不推薦飯店裡的美食,大多是路邊攤和民間私房菜,「他最早發現江南驛的時候,杭州人都還不知道。」夏燕平說。

於是,找尋質樸、安然的中國原味的態度,貫穿到《舌尖上的中國》。「中國人熱愛美食,是源於對生活的熱愛,大味必淡,往往在最邊遠閉塞的廚房裡,你能嘗到最好的人間味道。」陳曉卿說。

「帶著對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這個紀錄片。」這是陳曉卿對《舌尖上的中國》最初也是最終的定位。

事實上,僅從這部紀錄片所耗費的時間和人力上,就可以看出這種誠意:「從接到任務到播出,是13個月,全國拍攝地點近70個,前期調研員3人、導演8人、攝影師15人、剪輯師3人。」

●入口、入腦、入心…

食材、主食、轉化、儲藏、烹飪、調和、生態——最終,《舌尖上的中國》透過七個切面,講述食物與人的故事,一個故事一段人生。

但尋找關於食物的故事以及故事裡的主人公,是攝製組最頭疼的事情。編導之一的張銘歡把這個過程形容成「大海撈針」。

《時間的味道》一集中,原計畫要去香港大澳島拍攝鹹魚醃製,但到了島上,卻發現根本找不到初定的那個人,只能重新找人。幾經周折,張銘歡透過當地最受歡迎的蝦醬牌子找到了島上的一個偏僻小作坊,作坊門口坐著一位老奶奶。「老奶奶說啥,我都沒聽懂,但我看作坊的牆上手掛著好多照片,看著照片,老奶奶忽然哭了。原來,照片上的人是她故去的老伴,他倆做了一輩子的蝦醬,但先生先走了。」

「這部片子的成功在於在傳播美味的同時,加入了更多人情味,並且告訴大家關於美食的所以然。」美食作家趙珩如此總結《舌尖上的中國》的成功之道。

紀錄片從業人員也從中獲得啟示:即便蘊含「愛國主義」的宏大主題,也可以充滿細節與溫情。有觀眾說,看完紀錄片感觸最深的是「食品安全危機下對食物返璞歸真的要求」。夏燕平感嘆:「這部片子,能讓人入口、入腦、入心,是我們今後拍紀錄片的方向。」

最後一集《舌尖上的中國》——《我們的田野》完成一個回歸:從餐桌回歸大地,將視線投向生產出各種美食原材的廣袤田野,探究美食的來源,如糯米、海膽、河蟹、芋頭、青稞是如何被人類以各種方式培育出來的。在呈現中國美食多樣性、地域差異性和農業多樣性的樣貌同時,也講述了中國人為了食物順應自然、改造自然的故事。

雖然網民每天都在喊 「饞死人了」、「深夜看這個就是自虐」,但全片臨近收尾,這些網民在唇齒留香之餘,還是大呼不過癮,「淚水與口水齊流,意猶未盡啊。」

總導演陳曉卿說,這只是《舌尖上的中國》的第一季,之後還會有第二季、第三季,「我自己也覺得不該就這麼結束了。中國地大物博,美食又何止這短短七集所能涵蓋的,我們一定會拍續集,不過,現在還沒開始拍呢。」世界新聞網

arrow
arrow

    we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